[cáo dòng zōng]  

曹洞宗

编辑 锁定
曹洞宗为佛教禅宗南宗五家之一,由于良价禅师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的洞山创宗,其弟子本寂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吉水县(此处有误,实为江西抚州宜黄曹山(原来叫吉水)))的曹山传禅,故后世称为曹洞宗,后道场在江西省九江永修县云居山真如禅寺
中文名
曹洞宗
定    位
佛教禅宗南宗五家之一
别    名
洞家
禅法理论
五位说

曹洞宗简介

编辑
禅宗南宗在唐朝后期传播迅速,并发展成为禅宗的主流,到唐末五代时期,派生五个流派: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统称禅门五宗,或称禅门五家。五家当中流传时间长、影响较为深远的是临济宗和曹洞宗。
临济宗提出“四料简”,以“棒”、“喝”见称,其施教方式偏重于行动上的开导,较为活泼、生动;曹洞宗提倡“五位说”,以“回互”著称,施教方式是“行解相应”,精耕细作,态度较为稳健、绵密,不仅具有哲学的辩证精神,且体现出禅宗对儒道两家思想的融摄。
曹洞宗的创始人是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其宗脉系惠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药山惟严[1]  ——云岩昙晟——洞山良价[2]  ——曹山本寂[3] 

曹洞宗溯源

编辑
曹洞宗也称洞家。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洞山良价为宗祖,宗名之由来有二:一说洞指洞山,曹指曹山,乃合师良价所住之江西宜丰县之洞山与徒本寂所住之吉水县之曹山之名,本应称洞曹宗,习惯于称曹洞宗;“另一说取曹溪惠能之曹与其法孙洞山良价之洞,合称为曹洞宗。取六祖曹溪惠能,系以此表明本宗乃六祖正风之嫡传,惠能门下以青原行思、南岳怀让二者最杰出,本不分嫡庶,后一宗之法分而为二”,至开创中国禅宗史上的五家七宗,即南岳怀让其下开创临济(杨岐、黄龙两派)宗和沩仰宗,青原行思其下开创的云门、法眼、曹洞三宗。曹洞宗一系传承惠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药山惟俨、云岩昙晟之一脉,历经衰落、中兴,远播海外,至今宗风犹存。
世人多认同第一种看法,南宋智昭《人天眼目》卷三中说:“良价晚年得弟子曹山耽章(本寂之别名)禅师,深明的旨,妙唱嘉猷,道合君臣,偏正回互,由是洞上玄风播于天下。故诸方宗匠咸共推之曰曹洞宗”。
“曹洞宗”一语,是中国禅宗五家七宗形成以后才有的名称,五家七宗之宗名也各有来历,我们可以从其它宗派名称的来历来考究曹洞宗名。在当时看来,与曹洞宗并存的还有临济、沩仰、云门、法眼四宗,特别是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同出青原行思门下,云门宗是文偃在韶州云门山(广东乳源县北)的光泰禅院举扬一家宗风而得名,这是以地名为宗名;法眼宗是南唐中主李璟给文益法师以“大法眼禅师”的称号,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这是以法号为宗名。另临济宗是义玄法师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禅院弘扬佛法,后世就称它为临济宗,这是以寺名为宗名。沩仰宗是灵佑法师和他的弟子慧寂先后在潭州的沩山(在今湖南省宁乡县西)、袁州的仰山(在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南),阐扬禅家宗风,后世就称它为沩仰宗,这以地名为宗名。以此推断曹洞宗名应与此类似,也应为当时背景下之命名。且曹山以前叫吉水、荷玉山、梅山,唐末本寂禅师住此山,本寂法嗣于洞山良价,遂成曹洞宗,以仰慕六祖惠能之德,故以六祖所居之曹溪而改山名为曹山,所以取师之“洞”山、己之“曹”山合而为曹洞,因而曹山之改名是因追慕六祖之德,而曹洞之“曹”乃取曹山之“曹”。况曹洞宗之名称本不是本寂时之名称,所以取惠能大师所住之曹溪之说实属后人附会,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乃禅宗巨匠青原行思门下之第四代法孙,其佛学造诣众所皆知,为禅宗一代宗师,师明宗正,无须晓说,不必表明其宗派之源。

曹洞宗学说

编辑
五位说是曹洞宗的禅法理论,奠基于良价本寂,也是他们二人的发明。在南宋惠洪《禅林僧宝传》、智昭《人天眼目》、清代性统所编《五家宗旨纂要》、以及明带和日本人编的洞山、曹山语录中,皆有记载他们关于五位说的资料。良价彻悟自性后,觉得惠能所提倡的顿悟法门,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于是他就揭橥五位的方便法门,因势利导,广接上、中、下各种不同根器的学人,后来弟子本寂又加以发展,遂成独具特色的,绵密完整的曹洞五位说。
所谓曹洞五位,有正偏、功勋、君臣、王子等四种,其中正偏五位、功勋五位都是良价的创说,君臣五位、王子五位,则是曹山本寂所立。此五位说的根本思想宗旨,是曹洞宗用以阐释真如与现象世界的关系问题的方便说教。在他们看来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回互”与“不回互”的关系。所谓“回互”就是指万事万物是互相融会、贯通的,虽然万物的界限脉落分明,但在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互相涉入,不再区别彼此。“不回互”就是说万物各有自己的位次,各住本位而不杂乱,因此所谓“回互”“不回互”即是要从事物普遍联系、发展和变化的观点看问题,这是一种禅对理事关系的哲学思辩,是对辩证法的天才的猜测,属于朴素、自发辩证法的范畴,也正由此曹洞宗便成为禅宗诸派中哲学思辩味最浓的一派。
曹洞五位说这种以“回互”理事圆融为核心的思想,它的渊源可上溯到石头希迁。希迁乃惠能的弟子青原行思的法系。(700——790)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高要)人。在他大约十三四岁时曾拜谒过惠能,但不久惠能示寂,他便在惠能生前“行思去”的启示下去投靠行思。辩对问答,敏捷承当,颇得行思首许,得法印可,随后至南岳结庵而居,住寺南台寺东石台,传法接众,名声远播,后人称之为“石头和尚”。他示寂后曾有著作《参同契》流传后世。据载他是因读《肇论》中的“会万物为己者,其唯圣人乎?”一句而有会于心,写成一篇《参同契》,以说明理事参同回互。
《参同契》代表了石头系的禅法思想。它从理事、心物、内外关系诸方面立论,把理事圆融看作认识的至极、成佛的关键。文中说:“灵源明皎洁,支派暗流注。执事原是迷,契理也非悟。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这里“灵源”指真如佛性、性理,它是明洁的本体。“事”指灵源的派生物。“流注”,不间断,变化无常。就是说,理事关系虽不明显表现,但它确实存在。执着于外物无疑是错误的,但如果不懂得“回互”关系,即使契合于理,也不能说达到了“悟”。理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一切事物具有各自的理;一切事物又在本体理的基础上既统一又区别,因此互相涉入融会。这就是“回互”,回互的实质便是统一。同时一切事物又暂住于自己的位次而不杂乱,处于相对稳定壮态。这就是“不回互”,不回互中有对立的因素。理事之间,事事之间即有“回互”关系,又有“不回互”关系,它们是相涉而又有分位,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希迁还将“理”分为物理之理和性理之理。他认为从物理上看,事各住一方,如色的质相有青黄等的差别,那么则青有青的理,黄有黄的理,各住其位,然而从性理上看则是统一的。因为此性理也就是心性,它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因此理事应该是会通的,他的结论是“事存涵盖合,理应箭锋柱,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他以盖来喻事,盖随器而有大小方圆之不同,事也如此而有千差万别。但就理上说,则不应执着这些差别,如同人之以箭射空,箭箭相顶,以一贯之。他要求修行者应从理事圆融,本末会通的“会宗”、“会道”的立场看待事事物物,而不能片面地仅从理或事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并且应当依据这种关点来确定前进的目标,切莫自以为是,虚度光阴。总之希迁的《参同契》提出了佛学的理论问题——理事的关系,但他是用“回互”“不回互”来解释这理事关系的,由此“回互说”便成了《参同契》的核心思想,也是石头系禅学的特色,洞山良价、曹山本寂所提出的五位君臣、偏正回互等的思想皆导源于此。
在中国禅宗史上,如果说石头希迁因为开辟“回互”之路而为这一路上之肇始者,则药山惟俨因一肩担荷起石头家业、在禅宗内部继续标举注重思想传承与文化整合之旗帜而成为第二代传人。

曹洞宗禅法

编辑
禅的特色在于“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曹洞宗也不例外,但由于有以上哲学理论为基础,其禅法也显得很独特,曹洞宗风在以坐禅向上一路,以探究学者心地为接机之法,即所谓“曹洞用敲唱”,师家应学人之敲而唱之,其间不容毫发。自称其法门不论禅定精进,仅须了达佛之知见即是‘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
如前所述,洞山良价认为万物都是虚幻的,万法本源为佛性,所以无须四处去求佛,佛在性、心中,心即是佛,得道靠顿悟,用不着以打坐息想、起坐拘束其心地终年修行来渐悟。曹山本寂也认为现象体现本质,心即佛,即相即真。这为默照禅的提出准备了理论基础——佛在心中。只要心中默究,即可显现佛性。所以天童正觉认为心是诸佛的本觉、众生的妙灵,只因无明风起,自设障隔。如能静坐默究,净悟佛理,把所有的妄念去掉,不被愚痴包裹,便能事事无碍以至事理圆融。正觉正是根据这种思想而倡导“默照禅”。默,指沉默专心坐禅;照,即以慧来鉴照原本清净心性。正觉认为实相即是无相之相,真心即是无心之心,真得即是无得之得,真用即是无用之用,故主张以“坐空尘虑”来默然静照,不必期求大悟,唯以无所得、无所悟之态度来坐禅。天童如净对于行持,偏重打坐。他说参禅是身心脱落,只要打坐,离五欲、除五盖,便是和佛祖相见的时节,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这是正觉默照禅的进一步的发展。到无明慧经却也倡导看话禅,说:“参学之士,道眼未明,但当看个话头”。他又根据一般禅家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旨趣,说:“念即佛,佛即念”,“念佛心即净土”( 参见《续灯存稿》卷二)。 湛然圆澄他把一切法门摄归一心,他说念佛是念此心,看教是辨此心,持咒是护此心,参禅是参此心;又说此心即定、慧,非心外别有所谓定、慧。
虽然各代高僧在禅法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曹洞宗最主要是默默地实修坐禅,即相即真,万法本源为佛性,心即是佛,人自具自性清静之真如之心,只因无明风起,阻隔事理,无从见性,所以求佛无须去外界,只要能静坐默究,去掉妄念,了悟佛理,顿悟即可成佛,选择照彻本源自性之道、励志于佛道生活的默照禅。
纵观曹洞宗之发展,其中充满了曲折离奇,有辉煌也有孤独,其佛学在坚持禅宗的见性成佛基础上,又坚持实修的默照禅,在中国佛学史独树一帜,对于促进中国禅学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后代禅宗的发展模式在许多方面与曹洞宗是分不开的,并且禅宗所遗留的圣迹中有许多是曹洞宗所留下的,曹洞宗在中国禅学发展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即使是精妙绝伦的超世理论,并不是如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世界”般没有发展的空间,而是一个知识、文明、智慧的积累过程,如果没有新的积累与超越,那么其理论也会逐渐被遗弃冷落,曹洞宗的发展历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无论起落皆依其自身的理论建设,所以佛教的未来应着重于自身知识与理论的积累与超越,或者说创新建构,特别是佛教人才培育。再者,作为人间宗教的典型代表,应积极关注世间动 态,发扬其慈善精神,关注民生,普渡众生,建立健全良好的精神基础。这对在中华大地上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曹洞宗传承

编辑
曹洞宗之发展图谱
洞 山 良 价
 
云 居 道 膺(洞山系)
曹山本寂-曹山系
龙牙居遁
华严休静
青林师虔
 
同 安 道 丕
曹山慧霞
金峰从志
鹿门处真
荷玉光慧
 
同 安 观 志
 
梁 山 缘 观
 
大 阳 警 玄
以后发展不明。
以后发展不明。
以后发展不明。
 
投 子 义 青
以后宗风低落发展不明。
 
芙 蓉 道 楷
 
丹 霞 子 淳
净 因 自 觉
 
天 童 正 觉
长 芦 清 了
青 州 一 辩
 
雪 窦 嗣 宗
雪 窦 智 鉴
大 明 宝
 
法系自此不明考究
天 童 如 净
王 山 体
 
鹿 门 自 觉、
永 平 道 元、
雪 庵 从 瑾。
雪 岩 满
 
万 松 行 秀
 
林 泉 从 伦、千 松 明 得、
华 严 至 温、雪 庭 福 裕
 
如净传道元后,曹洞宗遂远播倭国。
 
福裕下传八世至宗镜宗书
 
廪 山 常 忠
少室常润
 
无 明 慧 经
大觉念方
 
大舣无来
永觉元贤
湛然圆澄
 
百丈明雪
 
瀛山智訚
为霖道霈
破暗净灯
 
惟静道安
恒涛大心
象光法印
遍照兴隆
古樵智先
 
是为博山系。
敏修福毅
济舟沈洮
月辉了禅
芥航大须
 
是为洞宗福州鼓山寺系
洞宗焦山定慧寺系
 
廪山常忠、无明慧经开曹洞寿昌系
常润开洞宗云门系
 
《祖庭事苑》七中记载:“曹山即洞山之嗣子,今不言洞曹,言曹洞者,盖由语便而无他。丛林或指曹为曹溪,盖不知世裔来历之远近,妄自牵合。” 曹洞宗源出六祖弟子行思,传希迁,希迁传药山,药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价禅师。住瑞州洞山,洞山传本寂禅师。住抚州曹山,其说立五位君臣以为宗要。五位者,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兼中到,是也。君为正位,臣为偏位。正位即空界,偏位即色界。
代表人物层出不穷。
唐大中十三年(859),良价云游到洞山, 在此募邑民雷衡之地建广福禅寺,衡
曹洞宗祖庭1 曹洞宗祖庭1
施以环山肥田3000余亩作寺产。
唐朝末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捐资扩大洞山寺宇。北宋咸平年间,广福寺易名为“功德禅寺”,宋真宗赵恒为禅寺专门书写了匾额。绍圣五年(1098),宜丰同安女居士雷四十三娘为纪念良价洞山悟道,特捐资在良价当年“睹影逢渠”的洞水(今葛溪洞山禅寺前)之上建起一座颇具特色的单拱石桥──逢渠桥。元初, 县人胡俊孚施资扩修寺宇。元末,洞山寺宇俱毁于兵燹,曹洞宗祖庭遭到极大破坏。明万历年间,寺基丈量入公产版籍。至崇祯年间,本县举人戴国士得其产,于是再倡修复洞山,特延请匡山高僧净聪到洞山。净聪在此重整寺宇,张扬曹洞正宗,四方僧侣自远而至者日众,洞山法锡由是复振,净聪也因之誉为洞山“中兴第一祖”。

曹洞宗本寂

本寂(840-901) ,19岁在福州灵石山出家,25岁受具足戒。唐咸通年间(860-874)初,参学洞山良价门下。本寂悟入之后,随缘放旷,如愚若讷。受请开法宜黄曹山后,本寂全力弘扬师承五位铨量,并加以创新。基本思路是遵循“宝镜三昧”之原则,发挥良价“即事而真”的思想,在修持方法上,光大师承良价所倡导的“三种渗漏”、“三路”之法。所谓“三种渗漏”,即指三种错误见解,具体说来是“一见渗漏,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情渗漏,智常向背,见处偏枯”;“三语渗漏,体妙失宗,机昧终始”。针对这三种错误见解,良价指出三种手段即“三路”以对治。“三路”即鸟道、玄路和展手。鸟道者无踪迹可行,亦即参学者需直下体悟;玄路者如“夜半正明,天晓不露”,说明明?“回互”,学人要蹈此路。而展手者,示学人事理双明,体用无滞,尽展两手,直入般若门。在光大师承的“三种渗漏”、“三路”基础上,本寂又倡导“三种堕”手法,即“一者披毛戴角”,为类堕;“二者不断声色”,为随堕;“三者不受食”,为尊贵堕。究其根本,本寂认为,“类堕”系“冥合初心而知有”;“随堕”则因“知有而不碍六尘”所产生。因此,对于禅修者说来,必须严肃对待,“明转位始得”。这就要懂得“须向声色有出身之路”,明白“声不是声,色不是色”,一切皆虚妄不实。如此,“便得法喜禅悦之食”,不至于落入“尊贵堕”。本寂住锡曹山寺期间,时任南平王钟传多次礼请本寂移锡洪州(今南昌),但本寂志在山野光大宗门,屡以释法常的词句“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解苦追寻”作答,婉言相谢。本寂驻锡曹山长达30余载,弘扬远承释希迁“即是而真”,光大释良价所唱“五位君臣”法门,善接三根,大阐法音,广弘万品。正是这样,本寂以道合君臣,偏正互回,继续发扬光大洞上宗旨,于是四方参学者甚众,“洞山之宗,至即为盛”。“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众”的曹洞宗风逐渐形成与完善。他撰拟的“解释洞山五位显诀”,成为曹洞丛林之标准,从而形成曹洞宗。世人曾这样评说:“洞山确立一宗的规模,至曹山而大成,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曹洞宗正式形成。”从中可以看出,曹洞宗是本寂在继承师父良价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而创立的。
对于曹洞宗宗风的弘传,本寂虽有开先河之建树,可惜的是其法脉四传之后,即记载失详,有《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两卷等传世,座下法嗣弟子有洞山道延、金峰从志、曹山慧霞、韶州华严等。而曹洞一支,多赖疏山匡仁、云居道膺门下衍延下去,直至今天。
本寂同门师弟匡仁在洞山得法后,来到金溪县疏山,肇建白云禅院(后改名“疏山寺”),力弘曹洞宗风,并着《四大筹颂略》、《华严长者论》等传世。座下徒嗣甚众,出名的有护国守澄、疏山证、黄檗慧等。新罗(今韩国)僧明照安、百丈超、洞真大师庆甫等也都先后来其门下参学,使曹洞一脉传到了朝鲜半岛。

曹洞宗云居道膺

与本寂、匡仁为同门师兄弟的云居道膺(848-902)在曹洞宗法的传衍上功不可没。他得良价印可后,力弘曹洞宗风,先结庵宜丰县三峰,再迁吉安庐陵,后应南平王钟传之请,主法永修县云居山真如禅寺。他在此讲经说法30余年,座下徒嗣多至1500余人,著名法嗣有云居道简、同安道丕、归宗怀恽等。其中有慕名专程而来的新罗(今韩国)僧人利严(870-936)、高丽(今朝鲜)僧庆甫(869-948)等。利严得法回国后,创须弥山派,开海东禅门九山之始。这一支的曹洞宗宗风代相传承,主要有同安丕、同安志到梁山缘观,再经十二传至天童如净,再传日本僧永平道元,将曹洞宗传入日本。
五代十国时期,曹洞宗弘传较唐代盛势不减。洞山祖庭先后有良价、道全、道延、慧敏等住持法席;曹山则有光慧、智炬、慧霞住持;道膺座下则有怀岳、道简、昌禅师等相继住持。此时,曹洞宗的弘传已经到了浙江丽水、鄂州(州治在今湖北)武昌,远及四川成都、陕西南郑、河南沁阳、山西大原等地,堪称遍及全国。
宋宣和年间(1119-1125),曹洞宗巨匠芙蓉道楷的法嗣、惟照、释资圣南、洞山微等力弘曹洞宗风。释德止获徽宗赐“真际禅师”之号,且诏住圆通寺,入住后力革丛林弊端,修寰寺宇。大唱君臣五位之旨,得四方衲子崇拜。继其后为曹洞宗法嗣释正觉(1091-1157)执掌圆通寺、江州承天寺等处法席,到绍兴二十七年(1157)圆寂后,谥“宏智禅师”。在宋代,临江军慧力寺、青原山净居寺等多为曹洞宗法嗣掌其丈席,悬曹洞宗钟板。但曹洞宗创立到元末明初时一度衰落,曹洞法脉传承失详,几近消亡。值得庆幸的是,曹洞宗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得以中兴。当时,南城籍的常忠和常润师兄弟两人于嵩山少林寺(在今河南省)曹洞宗二十九世宗书小山座下承嗣曹洞法脉后,常忠返回江西宏法,常润则继主少林寺法席,遣其不少法嗣赴江西弘法。可以说,曹洞宗的中兴,常忠、常润师兄弟居功至伟。

曹洞宗常忠

常忠(1514-1588),字蕴空,建昌府人(府治在今南城县),于少林寺嗣法后南下回赣,初住新城(今黎川县)廪山寺,隐修20余载,晚年传法释慧经。崇仁人慧经(1548-1618),俗姓裴,号无明,21岁于新城廪山寺礼常忠为师,得印可后隐修于峨峰寺(今属黎川县)达24年之久。后应请住持南城宝方寺,以农禅而兴寺,弘扬曹洞宗风。明万历三十八年 (1610)应请迁锅于新城寿昌寺,仍行农禅,“生平佛法,未离锄头边”,以十余载精力,率众鼎新寺宇,培养人才,座下弟子有博山元来、鼓山元贤、东苑元镜、寿昌元谧、青原真元等,光大宗门,代相承传,形成一法系,人称曹洞宗“寿昌法系”。从而奠定了曹洞宗中兴的基础。
博山元来(1575-1630)师事无明慧经,为寿昌寺首座,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出主饶州博山能仁禅寺(属江西广丰县)法席。以曹洞为圭旨,行禅律、禅净并行之途,宗风为之大振,座下法嗣相传。“弟子益进,朔即燕都,南尽交趾,望风而至者岁以千计”。出名的弟子有宗风道独、雪硐道奉和瀛山智间等,而后代相承传,直至清代末年法脉仍为明确。博山元来的首徒道独(1599-1660),先弘法于庐山归宗寺,后回粤中,其法嗣函呈继师道独之后住持庐山归宗寺后也回到粤中,而后,这一支法嗣在广东、香港、澳门等地传承,长及数百年。

曹洞宗鼓山元贤

鼓山元贤(1578-1657年),字永觉。万历三十年(1602),在山中的寺院读书时,因听到有人诵《法华经》中的偈颂:“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欢喜不已,认为“周孔外乃别有此一大事”,于是开始钻研《楞严经》、《法华经》和《圆觉经》等大乘经典。第二年,前往福建董岩,随无明慧经习禅。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由慧经剃度出家。次年,慧经去世,又往信州(江西上饶)博山能仁寺参无异元来,并受具足戒。后应请入主鼓山涌泉寺。明末清初无异元来、永觉元贤等住持鼓山涌泉寺,会通儒佛,融合禅教,大扬曹洞禅风。力倡真参实悟,深诫知解杂毒,主张学道者应博参远访,反对当时闭关之风,力斥在家二众滥受三衣。其禅学一反当时流行学偈颂、学答话及上堂、小参等徒具形式之风,遂自标为鼓山禅。主张调和禅净与儒释,并力图调和禅宗内部及临济、曹洞两派间之对峙,且提倡师法百丈修持与劳动并行之精神。此后,元贤的弟子为霖道霈承继其法,并经门人惟静道安、恒涛大心至遍照兴隆等,形成曹洞宗之“鼓山系”。为明清曹洞宗最盛一支法脉。
鼓山系在清末遍照兴隆之后,次第相传,妙莲地华1891年在马来半岛槟城极乐寺,自任开山,作为鼓山下院,这是南洋有中国寺院的开始。一直到虚云圆瑛,鼓山曹洞宗法脉不但传承没有中断,而且是近现代中国佛教中影响最大的一系。中国现存多数曹洞宗传法道场法脉皆出自鼓山一系。台北凌云禅寺台南开元寺、高雄超峰寺、苗栗法云寺、基隆灵泉禅寺也皆属其法系。

曹洞宗寿昌元谧

南城人寿昌元谧(1579-1649),弱冠出家,继师慧经之后担任新城寿昌寺住持20多年,致力弘扬曹洞宗风,光大了寿昌法脉座下嗣法弟子有道璞等。

曹洞宗洪断诸缘

与寿昌法系同时兴盛于江西的曹洞宗洪断诸缘法系,则是法嗣于常润门下的洪断诸缘(1550-1621)所创立。他17岁出家,四处游方参学,后在嵩山少林寺常润座下得印可。明万历七年(1579),应请出主北京西山万佛堂。万历二十年(1592),闻及曹洞宗祖庭云居山真如禅寺已是“最怜清净金仙地,返作豪门放牧场”,很为痛心,请准朝廷后毅然迁锡云居山。洪断登山后结茅闭关3年,跪诵《华严经》。得慈圣皇太后等支持,主持真如禅寺法席。万历三十三年(1605),洪断晋京请赐藏经,获准而归。万历三十七年(1609),启坛传三坛大戒,礼请古心道安律师弘演毗尼,千华三昧律师董襄戒席,四方戒子慕名而至,盛况空前,轰动江楚。洪断主持云居山法席达20余载之久,使这一祖师道场雄风再现。座下弟子有常慧、常锦、常潮、常慷等数十人,而后分化于云居山、上高高安袁州仰山、乐安等地,代相传承,形成曹洞宗洪断支系,弘传至今。
就在寿昌与洪断法系盛传于江西之期,常润另一徒嗣方念慈舟、敬堂法忠等亦在赣光大曹洞宗法门。方念慈舟(?-1594)也是于少林寺释常润座下得印可后,在隆庆年间 (1567-1572)末,入主云居山真如禅寺、庐山圆通寺等。座下法嗣有释湛然圆澄(1561-1626)等,弘法于浙江一带,形成曹洞宗云门法系。19岁在钱塘出家的敬堂法忠(1541-1620)于常润座下得印可后,开法庐山讲经台,再迁庐山仰天坪,肇建云中寺。弘法之余,栽松10余万株。晚年嗣法弟子释能幻、释能握、释能撑等人。
清代曹洞宗的弘传,可谓名僧辈出,大德叠现。作为曹洞宗中兴祖庭的新城寿昌寺,清顺治十年(1653)遭火灾烧毁,弘化于金陵(今江苏南京)栖霞寺的曹洞宗三十三世法嗣竺庵大成,闻讯后毅然跋涉回赣,主持修复新城寿昌寺,直至圆寂。其弟子兴沛承师遗愿,继续完成了寿昌寺的修复振兴。曹洞中兴另一重要的场地——博山能仁禅寺,自清以后,则多有高僧大德在此主持法席,先后由释道奉、释觉浪道盛、释道霈、释宏瀚(曹洞宗三十四世)、释一澄、释剖云、释一导等代相传承,达百余年之久。崇仁县的明敏,14岁在宜黄曹山寺出家,承曹洞法脉后,先住持曹山寺5年,后主法抚州上桥多福寺。释未也,康熙年间(1662-1722)主法宜黄桃华山寺,力弘曹洞宗风,直到乾隆七年(1729)退居。稍后,曹洞宗寿昌法系第七世的界周,主法宜黄石门寺明海(1857-1912),法承曹洞,于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主法宜黄桃华山寺。
清代早期庐陵青原山(今属吉安)净居寺历任住持也多为曹洞宗法嗣。笑峰大然、药地大智(1611-1671)先后主法青原山净居寺,两人皆是由仕宦入佛门的精英人物。在清代早期,如笑峰大然、药地大智这样“脱下朝服,穿上袈裟”的僧人还有不少,以至当时吉安青原山安福武功山佛教一度昌盛。
民国时期,曹洞法脉传播重心又转至抚州地区。释竹慧于桃华山寺(宜黄县)明海座下得曹洞法脉之传后,于1925年主持振兴了宜黄石门寺。使其规模达到数十亩,住僧20余人,成为其时弘扬曹洞法旨一大丛林。
新中国成立后,释虚云于1953年迁锅云居山真如禅寺。期间,并弘曹洞宗风,传承法嗣,使“五位君臣”之说,续承不断。再传腾智为第五十六代,后有瑞之等承之,代相传承。至 1992年底,曹洞一宗,在赣弘传,经久不衰。
释未也,康熙年间(1662-1722)主法宜黄桃华山寺,力弘曹洞宗风,直到乾隆七年(1729)退居。稍后,曹洞宗寿昌法系第七世的界周,主法宜黄石门寺。明海(1857-1912),法承曹洞,释竹慧于桃华山寺(宜黄县)明海座下得曹洞法脉之传后,于1925年主持振兴了宜黄石门寺。使其规模达到数十亩,住僧20余人,成为其时弘扬曹洞法旨一大丛林。

曹洞宗正宗流派

编辑
西天二十八祖
初祖摩诃迦叶尊者
二祖阿难陀尊者
三祖商那和修摩尊者
四祖优婆多尊者
五祖提多迦尊者
六祖弥遮迦尊者
七祖婆页密多尊者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
九祖伏驮蜜多尊者
十祖胁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十二祖马鸣大士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
十四祖龙树尊者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十六祖罗睺罗尊者
十七祖僧迦难提尊者
十八祖迦耶舍多尊者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
二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二二祖摩孥拿尊者
二三祖鹤勒那尊者
二四祖师子尊者
二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二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二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二八祖菩提达摩尊者

曹洞宗东土中华禅宗

初祖菩提达摩大师
二祖慧可大师
三祖僧璨大师
四祖道信大师
五祖弘忍大师
六祖惠能大师
七世青原行思大师
八世石头希迁大师
九世药山惟俨大师
十世云岩昙晟大师
十一世洞山良价大师

曹洞宗曹洞宗派

第一代洞山良价祖师
二世云居道膺大师
三世同安道丕大师
四世同安观志大师
五世梁山缘观大师
六世大阳警玄大师
七世投子义青大师
八世芙蓉道楷大师
九世净因自觉[4]  大师
十世青州一辩大师
十一世大明僧宝大师
十二世玉山师体大师
十三世雪岩慧满大师
十四世万松行秀大师
十五世雪庭福裕大师

曹洞宗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续派

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第十五世第一代福裕祖师
十六世二代灵隐文泰大师
十七世 三代还源福遇大师
十八世 四代淳拙文才大师
十九世 五代松庭子严大师
二十世 六代凝然了改大师
二一世 七代俱空契斌大师
二二世 八代无方可从大师
二三世 九代月舟文载大师
二四世 十代小山宗书大师
二五世 十一代幻休常润大师
二六世 十二代无言正道大师
二七世 十三代心悦慧喜大师
二八世 十四代彼岸海宽[5]  大师
二九世 十五代通强大师
(以上为少林寺住持和尚传灯时期)
(以下为少林寺宗门法嗣传灯时期)
三十世十六代行海大师
三一世 十七代超福大师
三二世 十八代同梅大师
三三世 十九代玄兴大师
三四世 二十代祖轻大师
三五世 二一代清耀大师
三六世 二二代净魁大师
三七世 二三代真礼大师
三八世 二四代如阜大师
三九世 二五代海珠大师
四十世 二六代湛恒大师
四一世 二七代寂盘大师
四二世 二八代淳智大师
四三世 二九代释贞绪禅师
四四世 三十代释素喜禅师(原少林寺首座、名誉方丈)
四十五世 三十一代释德禅禅师(原少林寺名誉方丈)、释德政禅师(中岳嵩山少室寺开山僧)、释德相河北满城北少林寺开山僧)、
四六世 三二代释行正禅师(原少林寺方丈)
四十七世 三十三代释永信大和尚(少林寺方丈)、释永国法师(南少林寺住持)
四八世 三十四代释延佛(嵩山法王寺方丈)禅师)延芫法师、延秧法师、延印法师、延飞法师、延樽法师

曹洞宗鼓山涌泉寺曹洞宗鼓山系法脉

曹洞宗鼓山系由十五世雪庭福裕法师承法下传八世有宗镜宗书法师,宗书法嗣有廪山常忠、少室常润。廪山常忠又传无明慧经禅师开寿昌系,慧经禅师弟子永觉元贤法师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大兴曹洞宗,为明清曹洞宗最盛一支法脉。是为鼓山系又称鼓山禅。
福州鼓山曹洞宗寿昌系鼓山法脉之传承为:永觉元贤、为霖道霈、惟静道安、恒涛大心、圆玉兴五、象先法印、淡然法文、堂敏法澹、遍照兴隆,传续至清代末年。遍照兴隆之后,次第相传,一直到虚云圆瑛,鼓山曹洞宗法脉不但传承没有中断,而且是近现代中国佛教中影响最大的一系。台北凌云禅寺、台南开元寺、高雄超峰寺、苗栗法云寺、基隆灵泉禅寺皆属其法系。
鼓山一系子孙派字为:
“慧元道大兴,法界一鼎新。通天兼彻地,耀古复腾今。今日禅宗振,宏开洞上传。正中妙挟旨,虚融照独圆。”
近代,虚云老和尚嗣法曹洞宗第四十六世鼓山涌泉寺鼎峰耀成禅师而为曹洞宗第四十七世,法名:虚云古岩。传承曹洞宗法脉者有宽贤复彻、净慧复性、宽净复兴、宽志复仁、传士复堪、佛莹禅师等数人,再传法孙有惟因今果、腾智海灯等数十人。其法嗣遍布中国大陆,台湾,及国外多个地方。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宗教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