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2年“亲青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2-06-2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广师团委〔2012〕30号

关于开展2012年“亲青汇”大学生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团总支、研究生团支部,各学生组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团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引导我院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调研能力和“德、学”修养,以实际行动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和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贡献力量,根据团省委《关于开展2012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决定开展2012年“亲青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 活动主题

志愿服务基层 助力转型升级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一)时间:2012年7月—8月(具体时间由各实践队伍确定)。

(二)地点:各实践团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联系实践活动地点;为方便联络,各实践队伍可到学院团委办公室开具证明后,再与实践地联系,最终以其接收证明的原件或传真件确定活动地点。

三、活动内容

2012年我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组织开展。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青年一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服务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当代青少年一代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利用社会实践的平台,在社区、乡镇、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和企业建立服务点,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讲活动,“聚人气”、“聚群力”,引导组织广大青年一代支持和参与幸福广东的建设。

(二)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 开展调研活动。

服务队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工作要求,根据实际,邀请教师指导,细化调研选题,制定具体方案,开展调研活动。实践结束后收集、整理、汇编调研报告,为幸福广东建设建言献策。

(三)关注基层生活,加强枢纽型组织建设,以实际行动传承共青团的优良传统。

服务队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长,组织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社会调研、专业实习、农村支教、社区服务、企业帮扶、挂职锻炼、法律援助、防灾抗灾、环境保护、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走访校友等活动。

(四)根据团省委《关于开展2012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申报省级重点团队的团队还需认真填写《2012年广东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省级重点团队申报表 》(附件9)。

四、活动的组织方式

(一)以团队实践和回乡自主参与实践方式进行。团队以6-10人组队(要有1名带队老师)为宜,鼓励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队;鼓励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不同学历层次组队。

(二)各社会实践队伍由所在学院团总支负责具体管理,学院团委不受理参加社会实践的个人申请。

五、活动的准备及相关要求

(一)制定活动计划:

1.活动方案要紧扣主题;

2.活动方案要有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3.活动方案要完整,目的、要求、内容、形式要详尽;

4.活动方案要有合理的经费概算。

各实践队伍确定活动内容后,以实践课题的形式向学院团委申报,并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与其他相关材料一并上交至各学院团总支,各学院团总支汇总后于6月30日(周六)前上报学院团委。

(二)申报立项

1.立项申报。各团队于6月30日(周六)前填写《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登记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守则》、《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请到团委网站下载),由各学院团总支审批。

我院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团队分立项资助和立项不资助两类。各团总支(团支部)经过认真选拔,在报送相关材料时,将立项资助和立项不资助的团队分开报送。获得校级立项资助的团队按各二级学院人数比例报送,多出的队伍为立项不资助团队(立项资助团队数见附件)。

2.审查批复。各团队将上述资料送各学院团总支审核,待审核同意并加盖团总支公章后,报学院团委审批。

3.材料上报。各团总支须于6月30日(周六)前,将所有书面材料上交学院团委申请实践经费,等待审批。

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组建的实践团队(包括跨学院组建的团队)将立项材料上交到负责人所在学院团总支;研究生会组建团队交到研究生团支部;院学生会、各社团所组建团队将立项材料上交到学院团委。

立项申报全部结束后,各二级学院团总支推荐本学院社会实践资助队伍,并打印各二级学院团队总表盖章。6月30日(周六)前,各团总支将收齐的所有实践团队书面材料连同已盖章的团队总表上交至学院团委。

上交书面材料清单:

(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登记表》(请按相关说明准确填写并打印,签章齐备)。

(2)《实践地接收证明》(注明实践地接收单位负责人名单以及联系方式,可以是传真件)。正式立项必须有实践地接收证明,确是特殊情况而无具体实践地的,则上交书面说明材料,否则不予资助。如果《实践地接收证明》不能在6月30日前上交,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后上交。

(3)所有团队队员已签字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

(4)《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守则》。

(5)详实的社会实践计划书。

(三)经费支持

学院将支持3-5支优秀团队,每支团队最高提供活动经费1500元;支持一般团队若干支,每支团队提供活动经费200-600元;回乡自主团队,学院不提供活动经费。通过立项的团队名单和各团队的经费资助的数额,将进行公示。

六、开展实践活动

各实践团队在开展实践活动出发前一周内,到学院团委确认并登记。

(一)召开动员会议

7月上旬,学院团委召开暑假实践团队领队动员会议,明确注意事项。

(二)领取活动相关物品

出发前,各团队到学院团委办公室领取前期实践活动有关物品(如校旗、宣传资料等,详细情况请留意学院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通知)。

(三)暑期期间,各团队根据计划赴实践地开展活动。各二级学院团总支要及时对本学院团队的实践情况进行指导,确保实践团队安全顺利完成实践。实践开展期间,要求各实践团队积极向学院团委提交实践成果和实践感言,并以简报的形式及时反馈团队实践信息;积极联系媒体做好宣传报道;每支团队在活动期间向学院团委至少提交3篇新闻稿(邮件主题:学院+团队名称+标题gjsxtw@163.com),新闻稿的质量和被采用的数量将做为后期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

七、总结与表彰

(一)做好总结工作

1.材料上交。开学后第一周各团队将实践成果的电子版上交至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办公室,并同时将其他实践书面成果上交。

其中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组建的实践团队(包括跨学院组建的团队)将书面材料上交到领队所在学院团总支;研究生会组建团队交到研究生团支部;院学生会、各社团所组建团队将立项材料上交到学院团委办公室。

需上交的电子版材料有:

(1)团队整体完成的实践课题成果(调查报告、论文等);

(2)团队总结报告1份;

(3)团队实际参加人员名单;

(4)团队个人小结或实践课题成果(每人1份);

(5)至少6张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照片(每张照片附说明),要求分辨率在1280×960以上,存为JPEG格式;

(6)团队自行拍摄编辑的DV短片光盘(选交)。

需上交的书面材料有:

(1)各团队的总结材料

(2)当地媒体对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当地领导或者知名人士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题词;

(3)接收单位评语(即实践活动意见反馈表,以团队为单位,无需每人一张);

注意:

(1)有DV短片的实践团队统一将.avi格式的DV交至学院团委办公室,供学院团委制作暑期社会实践光盘用。

(2)团队上交的材料直接与后期的资助发放和活动评比挂钩,希望各团队予以高度重视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2.成果展示交流

开学后,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可自主举办形式多样的实践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召开二级学院实践团队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同时将实践成果上传至学院团委(gjsxtw@163.com)。

(二)评奖表彰

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对实践团队进行初评,并于开学一周内将实践团队所有书面成果材料连同已盖章的学院实践团队总表上交至学院团委办公室。

各团队利用PPT展示实践成果,评出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若干名。学院团委将召开表彰大会,对优秀团队及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注:如有本通知未尽事宜,请及时与学院团委联系。

联系人:赵振有

电话:020-38256616

附件:

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生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登

记表

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守则

3.实践地接收证明

4.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

5.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反馈表

6.二级学院2012年社会实践团队总表

7.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资助办法

8.立项资助团队分配表

9.关于开展2012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预发通知

说明:以上附件请在学院团委网站http://www3.gdin.edu.cn/cyl/index.asp“最新通知”栏

下载。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题词: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 通知

抄送:学院领导,党委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

共青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委员会 2012年6月27日印发

附件1:

附件:

1、关于开展2012年“亲青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下载单击右键另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