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师团字〔2010〕10号
关于举办第七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之哲学社会
科学类调查报告及学术论文竞赛的通知
各团总支、研究生团支部:
为了培养青年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跃青年学生的第二课堂,调动青年学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进“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主题教育活动,同时为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拔作品,决定举行第七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之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及学术论文竞赛。
一、活动主题
德学并进,挑战梦想,成就未来
二、组织机构
主办:学院团委
承办:文学院团总支
三、大赛时间
2010年4月-10月
四、内容与要求(可任选一个)
(一)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包括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
(三)作品要求:作品需具备一定的科学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结合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蕴涵丰富的广东特色。
五、报名方式
(一)申报作品必须填写申报书,申报书可在学院团委网站:http://www3.gdin.edu.cn./cy1/tzb/index.asp→“最新通知”栏下载,认真填好有关内容(包括A、B、C、D各表)。要求填写清晰,联系方式有效、常用,申报书请指导老师填写推荐意见并签名。
(二)个人可同时参加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但两项作品不能相同。
(三)在截止报名时间前将申报书电子版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文学院指定工作邮箱(107080548@qq.com)内,并将书面文档及报名汇总表(见附件,加盖团总支印章)由各学院统一交到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六、参赛队伍及要求
(一)参赛队伍: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可跨学院组队)。
(二)参赛要求:
1.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作品(1-5人参赛);学术论文类作品(1-3人参赛)。
2.面向全校征集作品。
注:2008年参加校内“挑战杯”竞赛获奖的作品可继续参与本次的评比,但必须注明已参加2008年比赛,并注明获奖等级(此类参赛者也必须提交申报书)。
3.文档书写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作品,字数在15000字以内;学术论文类作品,字数在8000字以内。作品文本要求:标题3号宋体加粗,正文4号仿宋体(文中小标题加粗),A4纸打印。
4.比赛期间参赛人员不应变动,报名后有关文件(如获奖证书等)以申报表登记的人员姓名为准。
5.参赛作品当中不允许出现参赛队员及指导老师的姓名,如需提及,请使用“甲、乙、丙、丁”或“A、B、C、D”等符号代替。
6.作品要以学生为主,独立撰写完成,可参加展示。参赛者必须拥有参赛作品的所有权,不得剽窃、抄袭他人作品,如有上述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其继续参赛和评奖的资格。
七、提交方式及评审
(一)提交方式及时间:
2010年4月8日—4月28日,以学院为单位将参赛作品电子版发送到文学院工作邮箱107080548@qq.com,同时将打印版(申报书与作品分开装订,申报书1份,作品2份)交到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二)评审的基本原则:
大赛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原则,以作品的先进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为基本标准,并结合作品的时代性,广东特色以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评审。
(三)初审:
1、初审时间:2010年5月15日——5月26日
2.方式:所有作品由组委会通过资格审查,经评委会评审,并提出入围名单。
(四)终审:
1.作品上交时间:2010年10月9日——10月19日。以学院为单位将作品电子版发送到文学院工作邮箱107080548@qq.com,同时将打印版(一式两份)交到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2、终审时间:10月21日——10月30日。
3.方式:入围终审的作品由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委会进行终审,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八、评分标准
(一)评分要点(满分100分)
1.可行性(10%)
(1)论文或报告的工作量大小;
(2)论文或报告工作的难易程度是否合理;
(3)课题选择是否有意义;
(4)论文或报告的完工周期及资金预算(特别是处于雏形或构思阶段的)
2.创新性(20%)
(1)是否有新见解;
(2)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空白;
3.科学性和先进性(20%)
(1)论文或报告的理论水平;
(2)论文或报告的学术价值;
(3)论文或报告是否处于该领域前沿位置;
4.实用性(10%)
(1)论文或报告的实际运用价值;
(2)论文或报告的现实社会意义;
5.评委评审意见(40%)
评委对项目作出综合书面评价或就其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不足予以指出,并在40分额度内打下主观分。
九、奖励方法
参照《关于举办第七届“挑战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的通知》(广师团字〔2009〕33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贺王超 老师 38257598
李丽文 学生 13265336470(656473)
十一、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各学院要发挥“挑战杯”的品牌效应,把我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为当前团学工作的重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作为学院科技学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争取学院党政领导的重视和专业教师,特别是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积极发动,广泛宣传。各学院团总支要精心组织,加强宣传,营造声势,扩大影响,营造“挑战杯”竞赛良好氛围,确保大赛圆满成功。
(三)精心组织,做出成绩。加强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组织工作,认真研究“挑战杯”竞赛的作品要求,着眼于全省性、全国性竞赛,突出特色,抓住重点。要采取有效措施整合本单位科研资源,为参赛选手配备指导教师,在经费投入、图书资料等方面积极给予支持,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作品,保障选拔优秀的作品参加全省、全国性的竞赛。
附件:“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之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及学术论文竞赛报名汇总表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二日
附件
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之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及学术论文竞赛报名汇总表
盖章
年 月 日